在说正事之前,先介绍一个时间背景:

1949年4月21日主席,朱德总司令发布命令:打过长江去,解放全中国!当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、五兵团从安徽宿松,望江县境和九江以东强渡长江天险,突破守军防线,进入江西省。

1949年4月29日上午10时,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17军49师侦察连连长王巨胜冒雨率领侦察连和146营前卫部队,从三闾庙方向经过横跨中渡口两岸的木质,竹质浮桥进入景德镇市区,其他部队在泗王庙,十八渡等沿河渡口乘小船和竹木排渡过昌江河登岸,至此景德镇城区及浮梁获得解放。29日下午二野四兵团45师132团在追歼残军中攻入乐平,至此景德镇全境宣告解放。

1949年4月29日,景德镇解放。


70年后的同一天,景德镇也发生了一件大事:建于景德镇浮梁县前程村的丙丁柴窑正式点火!


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卖九在点火仪式上致辞

这件大事吸引了许多人,闻讯赶来的人当中有政府官员、陶瓷业内人士、文化学者、媒体记者,还有受邀专程从异地赶来的传统制瓷和陶瓷艺术爱好者、收藏家等等。这个位于大山深处的小山村,曾是红色苏区时浮乐婺中心县委所在地,这里四周青山碧水,环境优美宁静。修建于青山绿水当中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气势宏大、极具特色,与四周的绿色生态环境融为一体,相携共生。


随着“丙丁柴窑、正式点火”的铿锵之音,高举的火把一棒棒的投进投火口,熊熊燃烧的火焰在窑内燃起。

4月29日点火

5月1日熄火

5月4日开窑

“瓷器之成,窑火是赖”。没有窑炉,瓷器无从出生。柴窑,是景德镇当地延续近两千年瓷器烧制的代表象征。

为何取名“丙丁”?在点火仪式上,窑场负责人作如下注解:

丙火阳盛,如太阳之光芒,充满向外放射的能量;丁火阴柔,内性昭融,柔而得其中。二者相合寓意阴阳相济,灵气共生,万物皆宁。

将柴窑建在有水有土有柴的丘陵山间,是自从有柴窑以来就惯有的选址方式。只不过,这一回建成的不仅是可以烧瓷的窑那么简单,它安身的是一个具有国际范式的窑场建筑。

为何选址“前程”?除了这里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环境,有着“携手奔前程”的美好寓意外,地方政府和窑场负责人都表达出借助引入现代时尚理念,实现柴窑的复兴,弘扬传统手工制瓷技艺,带来更多对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的关注、支持和参与,进而带动乡村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美好愿望。



柴窑的未来

作为传统制瓷工艺,柴窑对于林木资源的消耗和不可控性等特性,使得其与气窑、电窑相比尚存争议。

但无论是从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,还是人类对旧时的追溯等精神层面的渴求,以及景德镇陶瓷从传承中创新,从创新中发展的需要来看,柴窑的存在是可能和可行的。

丙丁柴窑的负责人是受过现代科学教育,并对振兴传统文化抱有极大志趣的实践者。从挛窑到烧窑,能全过程参与完成的实践本身,即是对个人瓷业修为的肯定,也是对该领域从业人士的引导。

丙丁柴窑对柴窑敬畏加冕

丙丁柴窑,采用当下最流行的原生态建筑方式,由当代著名建筑师张雷总设计,“中国当代青花大王”黄卖九担任总顾问。这座面积1800㎡的清水混凝土建筑,经非常规穿墙螺栓固定模板,吸收传统柴窑区间分布的元素精华,满足并优化了满窑、烧窑、开窑整个流程的人性化空间需求。同时,也综合融入并放大了参观、体验功能,让陶瓷艺术家、收藏家、爱好者可以全程参与。体现出既尊重传统,又拥抱现代的设计理念。

有业内人士称:这样规模和气度的窑场,对柴窑烧瓷来说是最高级的礼遇,即使是在御窑时期也从未有过如此“厚待”。

在窑房部分,窑炉约占其中四分之一的空间,完全按照古法“挛窑”的型制来建造。

2018年5月,该建筑设计参加了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。以“业”为主题,成为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焦点之一。2019年4月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“我们的乡村”国际巡回展,出现在柏林著名的Aedes画廊。



时至今日,瓷器早已不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,更是以器载道,向善、向真、向美的载体。将柴窑将这流传千年的传统工艺继续传承下去,让更多的人领略精美绝伦的柴窑作品,体悟蕴含其间的匠心情怀,或许,这就是惊叹于它的美之外,丙丁柴窑给予的更多意义。